因为热爱,故而潜心钻研,数十年如一日,终跻身前沿,回报于社会;
因为担当,故而孜孜不倦,传道授业解惑,得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
骆世明教授与记者
可以说,要达成“乡村振兴”实非一日之功。早在这一战略提出以前,许许多多关注并致力于农业生态的人们便已进行了长期的努力。他们不断创新,谋求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骆世明教授便是其中一员。他言传身教,为相关领域输送了一批批优质人才。
今天,就让我们威尼斯欢乐娱人v3676媒体信息技术中心带你走进骆教授,走进这样一位可亲、可敬又可爱的教育科研工作者。
个人简介
骆世明,男,1946年4月生,全国教学名师,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1968-1978在广东省信宜农业局当农业技术员,1978-1982在华南农学院读研究生,其中1981 -1982到美国佐治亚大学生态所进修。1995-2006年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先后承担欧盟国际合作项目等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973课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等30多项,撰写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教材或专著10多部。 他先后主编《农业生态学》(1987,2001,2009,2018)、《农业生态学实验与实习指导》(2009)、《农业生态系统分析》(1995)、《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导论》(2004)、《普通生态学》(2005,2011)等系列教材。2010-2012年期间牵头出版了《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学》系列丛书共8本。他亲自主编了其中2本,包括“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和《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的原理与技术》。他获得过包括国家科技二等奖在内的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000年获得农业部颁发“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8年4月骆世明教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第二届农业生态国际研讨会上做引导性发言
骆世明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稻田生物多样性利用中的稻田养鱼
他先后担任过世界化感协会(World Allelopathy Society)执行副主席、亚洲化感协会(Asian Allelopathy Society)第一任主席、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环境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一任理事长、广东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科协副主席、广州市合力科普基金会理事长等社会专业技术职务。除此之外,骆校长还担任过《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生态科学》的副主编,以及美国《Agroecology and Sustainable Food System》、《自然资源学报》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编委。
骆世明教授主编的英文专著
他的主讲课程《农业生态学》2006年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同年被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2009年被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投票评选为“我最喜爱的导师”。2018年教师节被学校评选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
累积经验,普惠世界
从大学时代起,骆世明教授便对农业十分热爱。农学毕业,农场锻炼,十年基层,国外进修,长期坚守。数十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奋斗在农学与农业生态前沿。本本教材,套套丛书,体系构建,深入研究,人才培养,在科研教育领域,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骆教授经常前往全国各地考察农民的农业耕作状态,并多次开展农业生态方面的培训与讲学,为农民、企业的生产提供有益建议,耐心指导学生开展农业生态调研,亲自前往农业环境监测管理站、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调研指导,率先提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生态红线”与“绿色清单”概念。此外,为了让农业生态的技术储备“落地”,让农民、农业经营管理者可以付诸实践,骆教授做了许多努力,在2017年香山科学会议中,他提出“要发掘农业生态服务功能,要让它真正变成社会的行动,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农业生态多功能”能成为社会共识。
2016年6月骆世明教授应邀考察甘肃的间套作
如今骆教授在农业生态方面经验丰富。但他并非空有学识而吝于与人分享的人。他对待自己的学生,抑或有心学习之人,总是亲切交流,倾其所学。这样的奉献又并不仅止于一个小圈子中。让我国的成果与国际接轨,使科研成果普惠世界,亦是他当下奔波忙碌的目标所在。除了参加国内外的相关研讨、指导、交流活动,骆教授还有许多专业著作。今年8月,由骆教授主编的Agroecological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restoring biological interaction英文著作也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发布。 “这本书是面向全世界的”,提到此书,骆教授说道:“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生态农业模式上还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所以他们对这方面很感兴趣。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把我国的经验介绍给国际社会,让各个国家能够借鉴、使用和推广中国在水稻生产方面这些好的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由此,中国经验得以在世界广泛流传,并为外国农业发展提供来自中国的新思路。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其农业生态学知识网络中心发布我校骆世明教授主编的Agroecological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restoring biological interaction
生态可持续,院校有作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自十九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关于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内容被人们反复提及,可持续发展实为大势所趋。作为农业生态领域一名德高望重的学者,对于人类行为不应对抗自然,科学研究应当关爱自然,骆教授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对立,则什么发展都持续不下去。就我们中国而言,人均资源少,人口稠密,如今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而各种资源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就已经频频发生”,骆教授这样说道。
骆世明教授
我们对国家在生态领域的策略都耳熟能详,但作为一所农业大学的学生,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我们究竟又能做些什么呢?骆教授首先表明了我院与生态文明有密切关系,他也说:“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我们所能做的其实很多。当然,能不能最后起作用,就要看我们为其付出多少时间与精力,看我们的意愿和情怀了。”谈及乡村振兴的相关工作,骆教授列举了高校师生通过努力能够有效介入的三个方面。就乡村规划方面,他说:“乡村振兴首先需要规划。比如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由于生态文明贯穿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总体规划,就等于打乱仗”。在农业生产方面,可以从“怎么减少化肥农药、保证食品的高品质;怎么利用相关知识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至于同学的生活方面,骆教授说“我们本身也可以培养与生态环境良好互动的生活习惯”,使生活“回归自然与简朴”。
千乡万村行,平等近乡民
不可否认,由于尚处于学习阶段,学生要独立地从专业角度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是大多数人暂时做不到的。骆教授说:“同学们有意愿的话,可以下到乡村、农户,或者农业企业,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情况,调查需求。不懂的就查文献、问老师,然后与农户朋友们一起努力改善现状。”要下到基层,就需要与农民们交流接触,其中的关系当如何处理,骆教授的看法值得同学们深思:“我们应当和农民平等相待。他们的行为模式背后有很多原因。即使是需要改变的一些行为模式,也只有了解了这些做法形成的原因之后,我们才能梳理出改变的思路,找到让他们愿意改变行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运用在“下基层指导农民”改变不良行为习惯这件事上面,就应当理解为“不好的行为习惯背后都是有其产生的深刻原因”。如若不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便盲目指手画脚,骆教授说这是“一种自上而下,趾高气昂的态度”,“是错的”。应当“深入实际,了解民情,深度剖析,由点到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孙庆忠教授,他每深入一个村落就与当地农民交心,交朋友。农民也把教授当成知心人。这个时候要了解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顺理成章了。“这是我比较欣赏的方法”,在采访中,骆教授向记者坦言。
2017年12月骆世明教授在中山市对沃土农业中心的返乡青年讲授生态农业培训课程之后合影
学术上十分严谨,生活上和蔼可亲。骆教授在与农民打交道的日子里,结识到了许多农民朋友。正是他的这种平等待人的态度,寻根问底的渴望,才让他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好的理解。这亦是将来从事该方面工作的人们应当采纳的方法。
尊重学生,创造机会
科研上成果丰硕,在教育方面,骆教授亦为良师。1989年他就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誉和“人民教师奖章”。1991年获得了“留学回国做出突出贡献”表彰。2007年,骆教授获得了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励。除此之外,他还多次获得了部、省、市和我校的教书育人奖及其他各类奖励。在采访中,当记者问及如何培养人才时,骆教授笑谈:“教育可是个大命题啊”。他挑选了其中重要的两个方面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2017年5月骆世明教授为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授课之后合影
“第一,老师与学生在‘未知’面前是平等的;老师要尊重学生”,骆教授这样说道。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在与新潮流接轨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在创新思维上也是更胜一筹。骆教授认为,将学生们的勇于创新、思维活跃与老师们的丰富经验相结合,取长补短,就能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老师要发挥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外界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这才是好的教育方法。他也把这种思想其践行到了自己的教学中去:面对请教,倾其所知;面对质疑,乐于辩论。他鼓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多问问。对于现成的答案要敢于质疑,对于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要按照事实和逻辑,勇于思考,提出假设,寻求答案,这就会成为创新的源泉。”
“另外一个,则是要创造机会给学生多接触实际”。为了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大学需要与社会有一定的分离。这无可厚非,是社会的进步。然而,骆教授也认为:“假如高校与社会完全脱节就有问题了。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面对社会现实问题,老师和学生,成了‘不知道’对‘不知道’了”。针对这一问题,骆教授向记者谈及一次学校组织科技下乡活动的经历。由于部分学者只知“纸上谈兵”,对着书本及论文做研究。当科技下乡团队面对农民提出的实际问题时,能够提出解决方案的还是那些有基层和田间工作经验的老教授。“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要衔接得上,这样,高校师生队伍才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强大的力量”,骆教授说道。
尾声
初见骆教授,第一印象是和蔼可亲。谈话中,又发现他是一位“老顽童”般的依旧有好奇心,是个思维活跃的人。当然,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自无需多言,面对问题他总侃侃而谈,言语中是难掩的睿智与善意。更加难得的,是教授的谦和与胸怀:一个荣誉齐肩,举足轻重,甚至曾是校长的教授,竟是一点架子也没有。经多方了解,更讶异于他对待基层民众、对待自己学生也是关爱有加。如此慢慢拓展,让世界共享中国的农业成果。上汲知识之泉,下哺待兴之土,甘泉不涸,滋养不断,则乡村可振兴,生态可发展。以骆教授为代表,有了此般学者们的努力,绿色的未来小苗也就有了茁壮成长的土壤。
骆教授与记者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