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师生间学术交流,助力开阔学术视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我校学术研究与科研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4年12月5日下午,我校威尼斯欢乐娱人v3676特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郑棉海于科技楼三楼会议厅作题为“森林碳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学术报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讲座内容。
一
主讲人介绍
郑棉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青年拔尖),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生态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A类,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基础原创类特聘研究骨干岗位,华南植物园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团队负责人(PI),博士生导师。从事森林生态学和碳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52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Geoscience, Global Change Biology,Ecology Letters,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Ecological Application等地球科学和生态环境领域期刊发表论文28篇(17篇中科院1区论文)。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第一完成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十佳优秀青年论文奖、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优秀创新成果、中科院院长优秀奖等。个人获评 2022 Forests Early Career Investigator Award,中国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广东省土壤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优秀共产党员等。担任《The Innovation》、《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niability》、《Eco-Environment & Health》、《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和《地球环境学报》等10多个学术期刊编委和青年编委。
二
讲座内容回顾
本次讲座中,郑老师以“植物是如何去获取氮这种营养物质”这个问题作为切入点,围绕三个科学问题深入探讨了氮沉降对生物固氮的影响与机理。
郑老师首先介绍了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组概况,通过对比不同介质下微生物固氮响应差异、考察林下与林冠施氮以及不同土壤氮状态下对森林固氮的具体影响,揭示了氮沉降与森林生物固氮的关系,并提出富氮森林可以通过微生物固氮、植物截留氮高效获取外源氮。
随后,郑老师还从氮沉降全球化趋势、氮沉降如何影响生物固氮、研究平台与方法、为什么固氮的环境还需要生物固氮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森林氮输入的过程和森林氮输入的机制。表明了全球氮排放及氮沉降越来越严重,虽然在政策加持下得到缓解,但这些年来氮沉降已对我国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此外,C-N与C-N-P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固氮速率产生了极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加速了固氮过程的进行。有助于建立碳氮协同调控生物固氮的机理框架。
最后,郑老师讲述了长期氮沉降对森林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及机理。表示氮添加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呈现“无显著变化-显著降低-无显著变化”的三个阶段,且各周期长度与森林类型和施氮水平有关,并对氮沉降对生物固氮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三
活动现场
同学们经过认真聆听教授们精彩的演讲,对本次讲座有了深刻的体会与收获,不仅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也从中有了新的思考并与教授们讨论。最后在热烈的交流环节后结束了本次论坛讲座,感谢郑棉海教授的精彩分享,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场燕山论坛吧。